|
|
 |
简介 |
 |
|
|
|
无锡画家冯晓枫是一位钟情于江南水乡风光的画家。他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数十年,暇余便在太湖流域的乡镇,在那些拱桥高耸的石板小街上,在门临小河的黑瓦白墙的老屋里,在波光粼粼太湖的帆影中,寻找自己向往的画境。
冯晓枫学画不拘于一格,先学山水,再学人物,最后学花鸟,并乐于篆刻,修养全面。冯晓枫心仪江南的绮丽风光,只要有机会,他就会流连于鼋头渚、蠡园、惠山古镇,往返于周庄、同里、甪直、乌镇……因而,他的山水画多表现江南风情画,恰到好处地描绘了长江、太湖流域鱼米之乡的怡人景致。在他的水墨写意山水画前,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博大、秀美的江南水乡之境。
在创作中,冯晓枫十分注重笔墨在绘画中的作用,他认为:“笔墨在造型的同时,也承载着精神。这种精神包括文化精神和情感精神,即传统画论中所讲的‘内美’。”黄宾虹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总结为“五笔七墨”。“所谓‘五笔’,即一曰平、二曰圆、三曰留、四曰重、五曰变;所谓‘七墨’,即浓墨、淡墨、破墨、泼墨、积墨、焦墨、宿墨。除了‘五笔七墨’,前人还总结出‘如锥画沙’、‘如屋漏痕’、‘如折钗股’等”。冯晓枫认为,“用笔讲究一个‘雅’字,讲究含而不露、张弛有度、文而不野、刚柔相济,重内涵,存内美,力避板刻。”
冯晓枫作画注重师法自然,讲究笔情墨趣。在作画过程中,他加强主观意识,着力艺术语言的探索,力求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。
冯晓枫的花鸟画则以写意见长,主攻牡丹画。画家大多爱画牡丹,但看似容易入手,其实画好牡丹是难的。首先难在脱俗,其次难在笔法。脱俗贵在用色,冯晓枫的牡丹画色调以暖色为主,色彩鲜艳,给人以热烈活泼、生机勃发的感觉。这优美而和谐的画面,能让我们触摸到作者炽热情怀与细腻的感情。笔法理当讲究笔触,所谓“笔触”,就是毛笔蘸好墨或颜色在宣纸上点画时,留下的笔痕。方家可以从这笔痕中,衡量出画家的艺术功底,品味出其风格流派。冯晓枫对笔触下足了功夫,一丝不苟,力求各臻其妙。
中国画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:它赋予植物以不同的身份和精神寄托,如以兰竹代表君子、以梅花表现傲骨、以荷花赞美高洁、以牡丹显示富贵等。冯晓枫笔下的牡丹,不是“依样画葫芦”,而完全表现出他自己的襟怀思想,展现的大都是经历风雨的牡丹之姿,以此表现牡丹“历经风雨,再见彩虹”的昂扬精神。
画如其人。中国艺术的品格,首先体现在人品上。人品不高,艺品也不高。冯晓枫的画如同其人——淳朴厚实,而又不失灵透华滋之气。有了做人的基础,相信他的绘画之路也会越走越宽。 |
 |
|
 |
|